內容來自sina新聞cn
武漢鄭州佈局臨空經濟 誰將成為中部航空門戶
購屋貸款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
誰將成為中部航空門戶?武漢鄭州佈局臨空經濟
導讀
截至2014年年底,各地已規劃瞭60多個臨空經濟區,武漢和鄭州兩個中部重鎮都在積極發展臨空經濟。鄭州憑借交通樞紐的區位發展臨空經濟,已獲國務院批復成為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。武漢要打造全國第四的臨空經濟區,似乎無法避免與鄭州的競爭。
本報記者 李伯牙 實習記者 郭婧 北京報道
近日,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與招商銀行武漢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招商銀行武漢分行將向該集團提供100億元的綜合授信,為武漢臨空經濟區提供資金支持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該集團將在武漢臨空經濟區的總投資500億元以上。
對於武漢市而言,這筆大單被認為是為武漢城市發展第四增長極提供資金支持。根據《武漢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(2015-2030)》,臨空經濟區被定位為建設武漢城市圈的新興增長極,以及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創新試驗區。
而在湖北省政府印發的《關於加快推進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的若幹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中,該地區的總體目標是,到2020年形成引領區域經濟發展、服務全國的中部地區對外開放高地;到2030年成為僅次於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的全國第四臨空經濟區。
截至2014年年底,各地已規劃瞭60多個臨空經濟區,武漢和鄭州兩個中部重鎮都在積極發展臨空經濟。鄭州憑借交通樞紐的區位發展臨空經濟,已獲國務院批復成為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。武漢要打造全國第四的臨空經濟區,似乎無法避免與鄭州的競爭。
武漢鄭州臨空優勢各異
武漢臨空經濟區目前規劃面積371平方公裡,比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415平方公裡面積略小,與鄭州航空港地跨中牟、新鄭、尉氏三縣市一樣,武漢臨空經濟區也涉及到東西湖區、黃陂區和孝感市孝南區兩市三區。
按照《意見》,湖北省對武漢航空港提出的目標是,“十三五”期間,空港新城初具規模,天河機場真正成為全國國際門戶樞紐機場。到2020年,武漢臨空經濟區GDP要達到3000億元,天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4000萬人次和50萬噸,力爭進入全國機場前10名。不過,在貨運方面,武漢規劃到2030年貨郵吞吐量達到150萬噸,而鄭州規劃的是2025年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左右。
“武漢臨空經濟區很快會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臨空物流中心,成為長江經濟帶的一個新增長極。”武漢大學[微博]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伍新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武漢在發展臨空經濟上具有交通區位、產業和人才等優勢。
武漢被稱作“九省通衢”,是全國的公路、鐵路、水運、航空以及中南地區信息交流樞紐。在產業方面,一些電商、互聯網機構已在武漢集聚,物流成本也比較低,快遞物流業務發達。從人才方面看,武漢大學生超過百萬,號稱全球大學生最多的城市,高校數量與教育質量也排名全國前列。
與鄭州相比,武漢的產業更加多元化,光伏、電子、生物工程等新興、高科技含量的產業發展迅速,近年來武漢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以每年20%以上的高速增長,這些產業是未來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。
同時,作為傳統的長江流域港口城市,武漢空港、水港、交通港的聯運優勢明顯,這一點是鄭州所不具備的。此外,長江經濟帶、京津冀一體化、“一帶一路”是中國目前三大發展戰略,武漢是長江沿線經濟重鎮,擁有長江經濟帶的國傢級戰略優勢,同時也是連接“一帶”和“一路”的重要節點。
雖然武漢在發展臨空經濟方面優勢不少,但在中部地區,鄭州的臨空經濟無論是在產業還是國傢政策方面都搶先一步。
2013年國務院批復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》,提出鄭州航空港要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、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戰略定位。由於引入瞭富士康,在智能手機產業方面,鄭州航空港已經形成競爭優勢,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研發生產基地。
“武漢的主要優勢是周邊地區發展程度高,經濟、人口集中,而鄭州的交通優勢則更突出。”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鄭祖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,船運以礦石、煤炭等大宗商品為主,河運和航空經濟聯運的實現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,而航空經濟聯運的重要條件是公路運輸的便捷程度,這一點正是鄭州的優勢。
未來將呈現錯位發展
在經濟新常態下,各地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,中部地區雖然比西部和東辦理車貸銀行有哪些北地區發展較好,但是這一地區人口密集,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任務重。對於這一地區而言,臨空經濟已經產生很大拉動作用,因此鄭州、武漢都要將各自的臨空經濟區打造為新的地區增長極。
從實際情況看,鄭州航空港不僅成為鄭州乃至河南的新經濟增長極,也成為拉動鄭州和河南省外貿增長的引擎。據海關總署數據,2015年前三季度,河南進出口以增幅21.2%位居全國第一,其中鄭州航空港進出口總額完成309.03億美元,占河南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1.4%。
鄭州航空港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的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鄭州航空港完成GDP334.2億元,增長25%,分別比河南省、鄭州市高出16.8、15.2個百分點;進出口總額完成309億美元,同比增長40.6%,約占全省的61.4%、鄭州市的82.4%。
河南大學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建國認為,鄭州航空港已經成為中原經濟區最具活力的發展區域,未來將成為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。
雖然武漢的臨空經濟起步晚,但是武漢的經濟發展態勢良好,保持瞭較高的增速,有利於發展臨空經濟。今年前三季度,武漢經濟增速為8.8%,比全國高1.9個百分點,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,在中部排名第一。
“隨著武漢經濟的快速發展,未來5到10年武漢將形成中部地區臨空經濟的樞紐地位,對於整個長江經濟帶的輻射帶動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。”伍新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。
當然,雖然武漢的經濟發展勢頭較好,但若與鄭州在臨空經濟方面競爭,武漢臨空產業起步較晚、發展不成熟將成為一個弱點。
鄭州航空港已經產生瞭區域輻射作用,就連西部地區的西安航空貨源都被鄭州大量分流,同在中部地區,武漢又該如何面對鄭州的競爭?
“武漢和鄭州臨空經濟的發展崛起並不沖突。”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,臨空經濟是高端生產要素的聚集地,你有我無可能會引發一些重復建設、盲目競爭,所以武漢和鄭州臨空經濟發展應尋找差異化的功能定位。
曹允春建議,鄭州近兩年在航空貨運和航空物流方面發展的速度非常快,而且保持大型機場的貨運吞吐量增長率第一,可以著重發展貨運。武漢經濟總量大,位於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地區,客運更有優勢和潛力,可以發展航空客運、對外遠洋航線以及客運主導的產業鏈。
(編輯:胡欣欣)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dfjj/20151204/032423928096.shtml